聚焦冶炼渣、粉煤灰、工业副产石膏、尾矿等大宗固废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大宗固废的产生量逐年增加、种类也越来越多,若处理不当,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还可能对土壤、水源和空气造成严重污染。有资料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大宗固废年均产生量预计维持在35亿吨左右。如何有效处理和综合利用这些废弃物,已成为当前制约各地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应该说,各地近年在大宗固废资源化利用和安全处置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庞大的固废产生量及历史堆存量相比,还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从处理技术上看,产业化项目技术水平低,综合利用技术大多为制烧结砖、加气块等,创新性技术的工程化应用较少;从政策资金上看,相关部门对大宗固废资源化产业在税收减免、财政奖励等政策方面发力分散、整合不足;从执法监管上看,对大宗固废处置的监管还存在漏洞,随意倾倒、违法填埋问题时有发生。
进一步规范大宗固废管理,提高其综合利用水平,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深入推进相关工作。
坚持规划引领统筹。各地应立足自身产业结构特点,研究制定区域大宗固废综合利用规划,提高科技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同步度与融合度,加快实施园区及重点项目大宗固废综合利用配套项目建设,积极打造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构建完整的循环产业链。对煤矿、火电厂、煤化工企业,均配套建成大宗固废综合利用项目或落实综合利用措施。
强化政策资金支持。加大对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在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使用先进的处理技术和设备,尤其对复杂难利用的工业固废,应开展专项研究,加快新型实用技术的应用示范推广,提高大宗固废的处理效率和效果。同时,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手段,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大宗固废综合利用。
完善日常监管体系。探索实行“以废定产”制度,提高新建大宗固废综合利用项目的准入门槛,严格建设项目环评“三同时”审查制度,确保大宗固废污染防治措施有效落实。压实产废企业主体责任,构建大宗固废物联网监管体系,逐步实现大宗固废全周期动态监管。同时,加大对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形成有效的警示震慑。
推动产业协同发展。聚焦冶炼渣、粉煤灰、工业副产石膏、尾矿等大宗固废,在有价组分提取、建材生产、生态修复等领域,加快构建大宗固废综合利用产品市场化体系。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强化跨产业、跨地区协同处置利用,打通行业、地区间堵点和难点,积极拓展环保服务产业链,推动形成产业融合、区域协同的良好局面。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 废料管束网罗哪些境遇管束公司简介固废名录
- 固废搜罗哪些固废解决企业污染处理固体废料治
- 固体废料污染防治条例固体废料污染管束村落水境遇管束计划工业废气
- 大气传染管辖环保公司大气境遇管辖大气境遇管辖结果大气境遇精致化解决
- 大气情况统治战略情况统治囊括哪些方面大气情况统治工生态情况统治
- 固体废料传染防治条例固废营业平台固废统治企业排名
- 企业简介固废解决固废解决攻坚战固体废料解决的主意
- 发展大气环气情况料理联合共同中国大气情况料理大气情况浑浊防治任职
- 为水境况经管职业大气污染经监职业大气境况污染防治任职大气境况经管类
- 管辖天资固废处分国度战略产业废气管辖工
- 水境况统治使命总结水境况统治水生态修复生态修复统治
- 水处境处理项目水处境处理优越案例水处境
- 水资源水情况水生态大气污染防治组我国大气污染管理
- 宝航情况修复体系专利情况修复法子情况修复的旨趣情况修复和情况自净